top of page
開發理念
Our concept
你知道嗎?
我們與職場性別歧視的距離可能比你想得更近
根據女人迷Womany【女人幸福仕事】2018年調查報告指出,
27% 的人曾在職場上親身經歷性別歧視,
每三個就有一人觀察到職場上有性別歧視的情形
在此其中有半數因性別而被認定為能力不足、
高達三成受言語性騷擾、亦有16%遭受肢體性騷擾。

而根據2019年性別工作平等法申訴受理情況,女性高達 8成9 !
申訴類別包含性別歧視、雇主違反性騷擾防治義務及工作平等措施等3類。

2019年性騷擾防治法受理性騷擾申訴調查結果成立事件,
共計647個被害人中 ,
就有618位女性,占比高達 9 成 !
34
婦女新知基金會在2015年做了「友善生育職場大調查」,
有 12% 的受訪者表示「曾遇過企業要求員工簽署或承諾不利懷孕員工的規定」,
顯示出臺灣職場上對女性懷孕的歧視及對生育的不友善。
105年根據行政院婦女婚育調查數據,
15 至 64 歲目前無工作之已婚女性中,
以「曾因結婚離職至今一直未工作者」占 29.11%最高。
曾因生育(懷孕)離職之 15 至 64 歲已婚女性,
以生(懷)第 1 胎離職者 所占比率最高,離職率為 24.99%
根據我們團隊做的問卷調查,
在目睹職場性騷擾或性別問題,高達87%的人並不會採取行動
25

旁觀者效應:69%人在有旁人在場時不會主動伸出援手。他們假設別人會出手相助。
評價顧慮:81%人不會介入夫妻即將暴力爭執的情境。他們怕搞錯狀況會很尷尬。
社交代價:69%護理師曾看到同事未遵循規範卻沒指正。他們擔心被當成告密仔。
從眾壓力:37%人會故意給出錯誤答案,以求與其他組員一致。他們寧可犯錯也不願被排擠。
生理機制:腦部活動對被社交排擠的反應,相當於經歷肉體疼痛。
根據 《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:揭開讓我們選擇沉默的人性機制》一書
好人袖手旁觀,來自誤判狀況與權衡風險

為何多數人選擇袖手旁觀 ?
“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旁觀者,我們的沉默將使受害者的吶喊、奮鬥被噤聲“
因此本團隊希望藉由《吾聲的吶喊 》這個遊戲,
影響性別歧視議題中的旁觀者,
一起將不合理的現象 Say it out loud !
bottom of page